在结构动力学实验中,研究团队采用海塞姆单目三维高速DIC对一座大型结构缩尺模型进行了全场振动测量。测试过程中,高速相机布设于模型外部,无需物理接触,即可在多个视角同步获取结构表面的三维运动信息。
海塞姆将DIC全场应变测量与红外热像进行同步集成与统一标定坐标,在同一坐标体系、同一时间轴下同时观察温度场与应变/位移场,把表征能力从单一量扩展为多物理量协同分析。
在钢铁材料的性能评估中,高温拉伸试验是检验耐热强度与塑性的重要手段。然而,对于表面粗糙、反光强、纹理复杂的螺纹钢而言,传统的接触式引伸计往往难以稳定工作;即使采用常规光学方法,也需要在试样上喷涂标识点或散斑图案,而这些涂层在高温环境下容易烧蚀、脱落,导致数据中断或误差增大。
虚拟应变片基于数字图像相关(DIC)算法,并非实体传感器。系统对加载前后的图像进行高精度位移/应变计算,在试样表面任意位置生成“虚拟测点”,可实时或后处理提取应变与位移结果。
采用海塞姆体式显微 DIC 测量系统,耳机线在实际受力下的细节变形特征得以完整呈现,结构优化与材料选型更有针对性。
钨丝直径小、振幅低,传统传感器难以贴附。基于单目三维DIC技术的海塞姆单目三维高速视觉应变仪可记录振动全过程图像,提取Y向位移并重建模态振型,适用于模态频率识别与柔性结构响应分析。
裂纹起始区域尺寸小,应变集中明显,传统方式难以捕捉裂尖演化过程。海塞姆系统连续观测裂尖邻域应变变化,辅助研究断裂起始机制。
构件跨度大、形变模式不确定,传统应变片难以多点布设。海塞姆系统可设置多个标距段同步跟踪,实现线缆桥梁在压缩加载下的多截面响应观测与对比分析。
试样小、易屈曲,传统夹具安装难、加载过程干扰大。海塞姆系统通过非接触方式稳定记录轴向压缩过程下的应变演化。